海珠这个园区,要做广州时尚地标!
编者按
文化向“海”,珠光璀璨。
海珠,起于海丝,文化绵延不绝;兴于创造,产业生生不息。这片土地上,文化产业拔节而上,生出新“芽”无数:各类文化企业逾万家,规上文化企业400余家。
站在新起点上,海珠区胸怀以推动文化自信自强的使命,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担起海珠责任,展现海珠作为。
海珠区委宣传部、海珠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南方日报共同推出的《文创海珠说》栏目第十一期,带大家了解海珠区内的文化园区——海珠同创汇,是如何破旧立新,华丽转型。
十年前,广州城市化进程高歌猛进,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城市“动脉”不断延伸。
从北京路一带的古代中轴到如今以广州塔为地标的新中轴线,一路上,新美建筑竞相争艳,再往南走,海珠湖旁,海珠区新滘中路88号,属海珠区南洲街道东风经济联社村集体物业。
“我们就想让‘金子发光’。”同创集团董事副总经理黄尚斌说。2017年,同创集团瞄准城市化进程中被忽视的老旧建筑,从广州开始,对海珠区该片区进行“再改造”,命名为海珠同创汇项目。
五年里,海珠同创汇打造了一个科技驱动型时尚产业示范园区,成为广州时尚产业新聚集地和崭新名片。
2021年度中国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优秀案例、连续三年获得市级最具价值文化园区、最具成长潜力文化园区......这是令人惊讶的“转身”。
十年不到,海珠同创汇“横空出世”的背后,是怎样坚定的改造魄力、怎样精细的“绣花功夫”、怎样的文化支撑,方可成就破旧立新的华丽转型?
改造前的海珠同创汇周边受传统布匹辅料、仓储物流等产业影响,存在消防隐患。
“一平方大概花两三百块钱,光是消防这一块就是巨额投入。”对园区而言,安全是底线,必须“大刀阔斧”淘汰落后的消防设施,才能保证后续的安全建设。
为此,园区使用了更高标准、花费更多的高层消防规范进行改造,打造了三横三纵的消防疏散通道,重新铺设上消防喷淋管道,并配备齐全灭火器、防毒面罩等消防设备,对原先消防设备进行全面整改,彻底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2019年,海珠同创汇消防建设成为广州提质增效试点项目之一,成为了消防隐患整治示范点,这是园区“变身”的关键一步。
事实上,不光是在安全措施上足够投入,五年时间里,园区从一期到七期,从最开始的两万多平方米到现在十四万平方米,都进行了强有力的改造建设,以“破”腾出“老城市”空间。
拆房子、配设施、挖通道,海珠同创汇啃得下“硬骨头”的秘诀是有“破立”的决心,然而,对于城市老旧建筑来说,活化升级更多需要的是会“绣花”的智慧和耐心。
“变废为宝”是园区的拿手绝活。对于区域内的老旧厂房,进行公共空间、建筑楼宇内部局部拆除、抽疏,将园区旧厂房打造成洋房式独栋办公空间、花园式艺术街区以及无处不在的有氧平台。
在设计上,将原有的大棚顶分解为灵活的空中连桥,在建筑之间引入更多的有顶灰空间,以及随处可见的小型树木,垂直绿化,灌木等,提供了更多通风透气等阴凉空间,大幅提升了户外平台,屋顶空间的舒适性,也使租户获得更多价值。
同时,在改造过程中,将绿地和果园保留,并升级为园区的中央公园,结合现有路网重新规划车流,在不改动路网的前提下优化交通。
“从城市更新的角度,海珠同创汇是‘绣花针功夫’解决大问题的典型。”在既保存原有道路结构、建筑轮廓、农田果林以及河流绿地的情况下,园区以新的设计元素,为办公环境提供了更完善便利的服务配套设施。
与环境、设施等“硬件”改造同步进行的,是园区未来的定位发展规划。改造前片区旁边是汽修厂,黄尚斌却说,这里要成为广州的时尚地标。
黄尚斌提出的“时尚挑战”并不是“空穴来风”。
布匹交易批发,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广州,广州看位于海珠区的中大纺织商圈。在地理位置上,距离中大纺织商圈5公里,海珠同创汇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产业优势。
然而,与园区其他诸如生态环境、交通枢纽等优势一样,其地缘产业优势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该片区仅仅只是布匹交易中废布料的存放地。
于是,来让“金子发光”的黄尚斌及其团队决定充分利用这个全国布匹交易的集散地,让园区企业从产业链最低端直接走向最高端,将园区初步定位为“大时尚”。
“我们将传统布匹加工产业转型升级,以服装产业为核心,引入上游原创设计及下游服装的展示销售,并配以产业公共配套空间。”摒弃原低端加工业业态,园区开始对入驻的企业进行筛选和把控,保证入驻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真正形成时尚、原创、品牌聚集地。
除了“等客”,黄尚斌及其团队还主动“拓客”。头部优质企业的入驻对于园区提高竞争力和吸引力是巨大的,黄尚斌深知,优质企业要“请”。于是,园区联合海珠区政府,共同挖掘、调研优质企业。
2018年起,改造、精准定位和主动招商“三管齐下”,海珠同创汇获得了时尚行业的认可,陆续引入了如班晓雪、星际熊、大火鸟等大量时尚文化相关企业,园区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产业聚集度也越来越高。
之后的一切变得顺理成章,园区逐渐从产业聚集地转向泛时尚生态圈。
以“大时尚”产业为核心,园区逐步加入时尚文化传播相关企业,如网红直播、电商科技、美妆等,形成泛时尚产业链欣欣向荣的产业集群。同时以科技赋能,持续引入科技型企业,为项目的综合产业发展增添科技力量。
现在的海珠同创汇已然看不到当初的模样,取而代之的,是其作为国家级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吸引着40余家如国内原创设计品牌奕色、闰熙、VFU等服装创意设计类企业进驻;汇聚着500余名设计师,和中国设计师最高荣誉奖“金顶奖”获得者刘洋、中国十大服装设计名师紧密融合。
产业园区里建博物馆、图书馆?这可不多见。海珠同创汇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存在。
走进园区的中区广场,一座特色的纺织博物馆格外夺目,馆内陈列着数台20世纪80年代的服装行业大型旧机件,保留了城市历史文化韵味,也见证了纺织行业发展的迭代更新。
再往前走,是龙舟博物馆。海珠同创汇所在上涌村,是驰名南粤的龙舟之乡。现存最老的一条“镇村之舟”已有二三百年历史,为助力龙舟文化传承,龙舟博物馆收藏着极具代表性的龙头、龙尾,陈列着上涌村龙舟队在赛事上获取到的多个荣誉奖杯。
在这座绿心半岛上绕一圈,于同创汇FDC分馆前驻足。这是全市首家面料实物和服装类书籍相结合的图书馆,不仅提供基本的通借通还图书服务,还是全球最大的面料交易及数据服务平台。
时尚、设计是文化的个性表达,定位“时尚+科技”,海珠同创汇要做时尚、设计产业,“文化味”不仅要有,更要“足”。
为此,园区一边改造升级,一边融合时尚元素,“文化”成了海珠同创汇的“底色”。
“我们曾开展过如原创文化节、诗歌市集、潮创嘉年华等多种类的文创活动,不少企业也因此相识而后达成了合作。”2018年至2021年,被誉为法国“最好的时尚学校”“时装界的哈佛”的Esmod服装设计学院选择海珠同创汇作为其举办优秀毕业生设计时装秀的地点,并多次参与了园区的原创文化节,在活动的深度参与中,Esmod与园区内企业星际熊结缘,并相继达成深度交流与合作。
园区的未来目标,是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时尚综合体。今年以来,最让黄尚斌感到兴奋的便是与海珠湖接下来的共建。
海珠湖给园区带来游客的热度,园区也给海珠湖带来人气。
“我们想建一座‘网红桥’,让桥这边的园区员工、游客能够共享海珠湖的景观资源,同时也给当地带来旅游收入。”与海珠湖的共荣共生、相辅相成是园区未来的发展趋向。接下来,海珠同创汇将在原有基础上,引入更多文商旅融合发展的配套设施,激发片区无限活力。
投稿邮箱 | haizhujun@qq.com